人才培养

学科竞赛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学科竞赛 - 正文

金相之路:从懵懂走向闪耀的逐梦征途

编辑:  审核人: 编辑:clxy发表时间:2025年03月21日 14:42 点击:[]

岁月悠悠,长河漫漫,花开花落,昼夜交替。人生的旅途,恰似在迷雾中摸索前行,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甚至连其概率本身,也隐匿于未知的混沌之中。然而,无论结局是荣耀加身,还是黯然神伤,都是我们全力以赴之后,命运给出的答案。与其在对成功的渺茫期待中彷徨,不如坚定信念,相信自己就是那个终将跨越山海、抵达胜利彼岸的强者。毕竟,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被幸运垂青的宠儿。

初闻金相:懵懂开启逐梦之门

记忆的丝线轻轻一扯,带着淡淡的怀旧与深深的感慨,将我拉回到初次听闻金相技能大赛的那一刻。那时的我,内心满是犹豫和迷茫,对这个比赛全然陌生,只是怀着“重在参与”的单纯想法,懵懵懂懂地迈进了培训的大门。培训前,我站在学院金相实验室的外廊,目不转睛地盯着制样流程,一遍又一遍,仿佛回到高中时背诵“胡萝卜素的提纯”,每一个步骤都被我深深地刻进心底。墙上,学院在金相技能大赛中的辉煌获奖记录熠熠生辉,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荣耀,也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向往的种子。

培训正式开始,学姐讲解得细致入微,每一个步骤、每一个要点都清晰明了。可当我真正上手操作时,现实却给了我当头一棒,我成了第一个被学姐纠正操作的人。满心期待地在显微镜下观察自己的样品,却发现它与理想状态相差甚远。学姐并未过多苛责,或许是怕打击到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新人。那时的我,只是个大一学弟,专业还未分流,对金相的相关理论知识几乎一窍不通。但也正是这份“无知无畏”,让我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踏上了这段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征程。


 


人生的第一个样品制作完成,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再磨一个,时间却冷酷地按下了暂停键。回到寝室,我反复在脑海中梳理制样流程,反思究竟是哪一步出了差错。同时,我在网络的浩瀚海洋里搜寻,找寻金相制样的教学视频,认真学习,渴望能洗刷之前的“失败耻辱”。第二次集训,我大胆改变了学姐教我的磨制手法,其他步骤则依旧保持。当我怀着紧张而又期待的心情在显微镜下观察新样品时,惊喜地发现质量比第一次好了许多。虽然那时的我还不懂得如何精准评价金相样品磨制的好坏,但通过对比,也能直观地看出哪个更“赏心悦目”。这次小小的成功,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从第二次集训到校赛,我始终坚守着这套适合自己的制样流程。

每一次集训制样,都是我与制样流程的深度磨合,让我愈发熟练。白天,我在课堂之间穿梭,汲取知识的养分;夜晚,则投身实验室,专注于制样。在金相技能大赛校赛训练期间,烂漫的春日气息已然浸透校园,处处可见恋人们携手漫步,谱写着青春的浪漫诗篇。而我,却在实验室的一方天地里,将对恋爱的憧憬轻轻收起,满心满眼皆是金相制样。

当倒计时牌悄然翻过立春那一页,我怀揣着对这场赛事的期待,把初萌的情愫藏进实验室白大褂的口袋,一头扎进金相制样的世界。此后的每一个夜晚,抛光机嗡嗡作响,砂纸与金属表面激烈碰撞,擦出一缕缕明亮的火花;我紧盯着显微镜,随着抛光布的游走,珠光体组织逐渐变得清晰,一种别样的怦然心动在心底蔓延。从粗磨时的磨砺,到精抛时的细腻打磨,指尖感受着试样的微妙蜕变;腐蚀液滴落在金属表面,晕染出如同星空般神秘而迷人的层次

窗外,樱花如雪般飘落,静静见证着这一切。我忽然明白,这是春天最浪漫的邀约——显微镜下绽放的金属晶界,是我青春最璀璨的印记;而我在实验室里度过的每分每秒,为梦想全力以赴的每一个瞬间,都闪耀着独特的意义。日子忙碌而充实,手中的样品在精心处理下慢慢呈现出完美的金相组织,每一次的进步,都让我离心中的目标更近一步,满心都是拼搏带来的充实与满足。

征途校赛:拼搏绽放青春光芒

校赛如期而至,我深吸一口气,像往常训练一样,按照既定流程,稳稳地一步步操作。墙上的指针不紧不慢地转动,30分钟转瞬即逝。当我把吹干的样品送到显微镜下观察时,周围的同学有的还在紧张地吹干样品,有的还在专心抛光,有的已经开始侵蚀。那一刻,我从他们眼中看到了一丝不可置信。尽管时间还剩下5分钟左右,但我没有返工的打算,因为我的时间早已精心安排妥当,返工不仅毫无经验可循,还难以把控时间。于是,我选择相信自己,相信这一次也能交出满意的答卷。磨制第二个样品时,我依旧比所有人都提前交样。收拾东西走出赛场,我却有些慌了神,心里忍不住犯嘀咕:两个样品都是第一个交样,得分肯定不会高吧!

那天,天空飘起了细雨,回到寝室时,全身早已湿透。然而,当手机屏幕亮起,看到班主任李航老师发来的祝贺消息时,我彻底惊呆了。仔细一看,竟然是校赛一等奖,排名第二!这消息如同雨后暖阳,瞬间驱散了浑身的寒意和淋湿的不快,喜悦在心中蔓延开来。

或许是习惯了失败的滋味,我并没有因为这次校赛一等奖而沾沾自喜。我满心欢喜,却也保持着乐观与清醒,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场比赛。老师提醒我,校赛之后还有省赛选拔赛,近一半的人将会被淘汰。除了我和另外三个女生,其他参赛者基本都是冶金专业的学长学姐。

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的激昂号角已然吹响,怀揣着对金相制样炽热的热爱与梦想,在省赛选拔赛前期,我无数次于夜色笼罩时,独自踏入那静谧的实验室,实验室的灯光总会在夜晚为我留一扇窗。我专注于金相制样的每一个步骤,从样品的打磨开始,砂纸与旋转相互配合,仿佛在织就星辰的轨迹,指纹也悄然叠进试样切割面的纹路里。接着是抛光,每一次操作都倾注着我的心血。随后进行侵蚀,就在显微组织在腐蚀液中苏醒的刹那,隔壁抛光间的喧闹声早已归于寂静。而我遇到难题时,会静下心深度思考,查阅资料、反复推演,也会积极与同学交流探讨,在思维碰撞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路。  

显微镜载物台上的冷光照见了别样的沸腾,那些在试样表面游走的同心圆纹路,恰是我与材料无声的对话。当晨光漫过窗台,金相技能大赛省赛选拔赛的倒计时又悄然翻过一页,而昨夜悬在窗外的半轮月亮,此刻正躺在抛光完毕的试样表面,凝成一片温润的珠光。在这条逐梦之路上,虽有孤独常伴左右,但我始终坚定地朝着目标大步迈进,满心期待在大赛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我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个样品,经历过连续近两周,每天按照一个标准磨制3个不同类型样品的高强度训练;也体会过磨到手酸疼、手抖得几乎拿不稳样品,想要放弃的艰难时刻。但也正是在这些艰难时刻,让我渐渐爱上了金相制样。在金相技能大赛省赛选拔赛紧张的训练时期,实验室里满是专注与拼搏的气息。

我,一名非冶金专业的学弟,金相理论知识尚在摸索阶段,却怀揣着炽热的目标,渴望能与专业且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学长学姐们同场竞技。每当我握着试样,在砂纸上打磨,看着第二个试样划出新月形磨痕,仿佛能听见金属在暗处低语。我这个常捧着《金相图谱》在玻璃板旁驻足的“门外汉”,正用虎口新结的茧,努力解读着珠光体与渗碳体的隐秘信息。在磨光、抛光、侵蚀的过程中,金属溅落的碎屑,好似烫穿了理论书的扉页。显微镜下,抛光布旋转晕开的痕迹,如同岁月的年轮;腐蚀液在20钢表面洇染出的图案,仿若银河般神秘。这些学长学姐们视作基本功的金相制样技法,在不断练习中,随着试样的棱角渐渐驯服于我的掌心温度。 灯光下,最后一组球墨铸铁镀上了彩虹色氧化膜,那一刻,我忽然懂得实验室里最温柔的法则:在金属永恒的星图上,每个虔诚的磨样者都能刻下自己的坐标。我定要全力以赴,在这金相技能的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让学长学姐们看到我的努力与潜力

后来,手部开始频繁出现酸疼症状,为了避免把手磨伤,进而影响到后续的省赛选拔赛,我适当减少了每日磨制的样品数量,不过,依然能够高质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省赛选拔赛中,我凭借扎实的技能和稳定的发挥,获得了一等奖,排名第一。这个位置刚刚好,我再次幸运地赢得了上天的眷顾,成功获得参加7月份省赛的入场券。

备战省赛:磨砺中坚定前行

一支由6名学生和3名指导老师组成的队伍即将踏上省赛的征程,6名学生里只有我一个男生,和学院上一届参加省赛的队伍情况一样。在省赛前,我们还要进行3次省赛模拟赛,剩下的时间则是为期两个多月的自由魔鬼训练。这段日子无疑是煎熬的,但我偏偏钟情于这份安静与专注。除了上课,我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常常一个人独占整个金相实验室,沉浸在金相制样的世界里,与每一个样品对话,不断打磨自己的技艺。

因为我是大一学弟,每次拿实验室钥匙时,总会得到付老师关切的问候,这让我心里暖烘烘的,训练也更有信心和动力。付老师每周都会安排一位指导老师在线上点评我们的样品,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我们的制样水平如同破土的春笋,节节攀升。

  

考试结束,暑假来临,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到金相制样的训练中。距离省赛还有近两周的时间,我依旧雷打不动地坚持训练。期间,付老师和其他几位指导老师组织我们集体训练,针对每个人样品出现的问题,逐一分析解决,并邀请去年参加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的学长学姐来分享宝贵经验。在模拟赛中,我状态有起有伏,在第一次获得了一等奖,而第二、三次却只得了三等奖。

7月12日,我们在付老师、龚老师和雷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下午,我们参观了预磨机、抛光机、显微镜等比赛设备。由于省赛的样品类型尚未公布,而我又被安排在第一场比赛,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一切只能靠自己。为了更有把握在省赛中脱颖而出,比赛前夜,我坐在床边,任由灯光洒落在身上。我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像放映影片般,一帧一帧反复回顾金相制样流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又仔细设想比赛过程中或许会突然冒出来的各种意外情况,以及与之对应的破解之法。三种样品该如何制样,抛光布选哪种类型,六张砂纸分别是哪六张,30分钟如何合理分配,抛光多久,倒角到什么程度,需要多少分钟……所有能想到的细节,我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因为我深知“尽人事,听天命”,我能做的就是把所有能想到的都做到最好,最终结果只能交给时间去揭晓。



会议室里,悠扬的音乐缓缓响起,屏幕上放映着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岁月影像。座位渐渐坐满,闭幕式正式开始。最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来临,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上台领奖,我心里不禁忐忑起来:自己不会连二三等奖都拿不到吧?失落的情绪悄然涌上心头。这时,付老师笃定地说我一定是一等奖,我却只当是老师在安慰我,没敢当真。我心里想着:难道就这么结束了吗?就在我满心沮丧时,我的名字突然出现在屏幕上,心情也瞬间从谷底升至顶峰,幸福来得如此突然,让我一时不知所措,只能呆呆地坐在原地,感受着这份突如其来的荣耀。

  

勇赴国赛:荣耀与遗憾交织

7月15日,炽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我们终于回到了熟悉的学院。校园里的一切依旧,可每个人的心境却截然不同。有人因获奖而欢喜雀跃,那兴奋的呼喊声仿佛要冲破云霄;有人因失利而忧愁满面,低垂的头颅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失落。我静静地站在一旁,微风轻轻拂过脸颊,我只是淡淡一笑。在这悲喜交加的氛围里,我感同身受,却被自己内心的火焰驱使着,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注他人的情绪起伏,默默收拾好心情,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备战国赛的紧张节奏之中。距离国赛只有8天时间,时间紧迫得让人喘不过气。在这8天的“临阵磨枪”里,老师们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指导,让我们面对国赛时多了几分自信和勇气。然而,最终我未能在国赛中摘得一等奖,留下了些许遗憾。

b196bf53d46098f41887fc800ef95002

从一个对金相一无所知的小白,到熟练掌握实验技能的小能手;从校赛到省赛,再到国赛,历时4个多月。这一路走来,有不少人投来羡慕的目光,有人觉得我是运气爆棚。但又有谁能真正看到我默默努力背后的艰辛与无奈?所谓的幸运,不过是努力和坚持结出的甜美果实。到这里,我的金相之旅也画上了句号。最后,我要衷心感谢付老师对我的关心和鼓励,感谢指导老师们对我们的辛勤训练和悉心参赛指导,感谢学长学姐们耐心的答疑解惑,感谢一路陪我训练的小伙伴们的支持,感谢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扶持,感谢大赛组委会老师们的辛苦工作!

作者简介:虞崇奇,男,湖北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复合材料与工程(树脂基)专业2023级本科生,荣获2024年湖北理工学院金相技能大赛校赛一等奖;辉景美均杯第六届湖北省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个人一等奖、团体二等奖;徕卡杯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三等奖。

指导教师评价:虞崇奇同学在金相技能大赛中的表现堪称典范,展现了非凡的成长轨迹与科研潜力。作为非冶金专业的大一学生,他以零基础起步,凭借敏锐的观察力与极强的行动力,仅用四个月便完成从懵懂新手到国赛选手的蜕变。他的成长轨迹印证:科研突破始于技术精进,成于思维革新,终于品格修炼。建议未来在跨学科视野拓展、实验数据建模分析等领域深化探索,期待其在材料科学领域绽放更大光彩。这段金相之旅培育的科研基因,必将成为其学术生涯的奠基性财富。